“小微”服务理念改变高青文化大格局 | ||
| ||
?????? 今年以来,高青文化紧紧围绕“五个高青”建设,更新文化服务“微”理念,构建文化“大”格局。重点工作频频亮相大报大刊,“小微文化”服务理念在全省乃至全国迅速走红,为“五个高青”的实践创新做出了生动的注解。 文化场馆迎来全面提升 ???????县级文化场所一直以来成为高青文化发展的短板,与兄弟区县相比,我县文化场馆面积小、条件差,一直困扰着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特别是面积仅仅600余平米县图书馆,随着暑期的临近,仅仅二三十个的阅览坐席一座难求,已经无法满足日常读者需求。 ?????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新图书馆建设项目提上日程,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渤海活塞厂旧址进行改造,瞄准市内一流,打造8500平米的图书馆新馆。目前,工程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地质勘探、厂房监测与测绘、立项、环评、土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等手续的办理和前期费用审批、内外装设计衔接工作。计划7月底开工,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而伴随着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县文化馆也将搬迁新址,我县将实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的单独建馆,免费对外开放,大大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 同时,我县各类特色博物馆迎来井喷式发展。 ????? 位于花沟镇陈庄村附近的陈庄西周遗址博物馆是遗址保护的核心工程。工程自2015年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文物展示保护二期工程即文物挖掘区保护展示及城垣城壕保护展示工程的立项、设计方案和资金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对上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修改和预算编制工作,计划6月上旬开始招标,6月底动工,年底具备开放条件。 ????? 非国有博物馆建设也取得突破。今年年初高青玉明民俗博物馆与国井1915酒庄博物馆通过省文物局设立备案(全市共4家,高青占2家),全县获批非国有博物馆已达5家,涵盖了民俗、专项收藏、工艺展示等多个方面,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都走在了全市前列。 小微文化,实现文化惠民常态化 ????? 今年,“小微文化”成功经验先后入选全国网上公共文化服务大讲堂推广项目,入选淄博市2017年第一批自主改革创新经验,位列第一名,于2月20日在高青召开了全市“小微文化”现场会。“小微文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文化品牌。 ????? 以“小微文化”为统领,我县深入实施品牌文化活动创建,开展了高青春晚、元宵节民间艺术调演、民间剧团展演等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的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六进”,深入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 “戏曲进校园”、“志愿演出乡村行”“送文化进企业”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坚持“开门办文化”的理念,联合其他部门、企业,共同组织了“第二届山东(高青)稻草节”、“全市残疾人艺术节”、“黄河桃花节”、“5.12护士节”、“城市执法系统五一晚会”等多个节庆晚会;积极组织高层次展览,先后承接、举办“山东省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图片展”、“纪念乍启典先生诞辰95周年全国画展”、“春风十里书香远”马鸿雁先生书法精品展、第二届淄博临帖展高青巡展等大型展览活动十余次。根据群众需求,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举办了“家乡历史文化微课堂”、“文化在身边——文化名城讲座下基层”等各类活动,深受基层干部群众和广大师生欢迎。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级文化演出活动500多场,其中“送戏下乡”320场,戏曲进校园7场,举办文物、书画、非遗等展览45场,历史文化讲座进机关、企业、学校18场。 ????? 与此同时,“订单培训”等更为灵活的文化服务模式得到群众高度认可,实现了对基层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管理员和基层文艺骨干的紧密对接。3月份,我县举办全县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题培训班。5月份,在各镇(街道)组织全县村文化中心管理员,就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村级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专项轮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大力开展“订单式”文化(文艺)志愿培训,截至目前,在全县基层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书法、广场舞、戏曲等培训112场次,实现了志愿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 “小微文化就是老百姓的文化,就是接地气的文化。”提起小微文化,一名文化志愿者对记者这样说。 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提升高青人文自信 ????? “论证营丘是否就在高青,需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强力配合,其一,是文献资料,其二,是考古资料。这两方面相互印证之后,我认为,姜太公首封之地营丘,应该就在高青,陈庄‘西周故城遗址’就是营丘所在地。”县文物局副局长孟庆尧在接受《鲁中晨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 以“太公在此”为文化研究核心理念,县文化部门集中力量对早齐文化开展专题研究,完成高青早齐(太公)文化保护区规划大纲。4月份,淄博市博物馆“古代淄博”陈列展以高青陈庄-唐口遗址作为开头,确立了高青县在全市的历史文化地位,明确了该遗址为齐国第一个都城——营丘的所在地。同时,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论证,“陈庄为营丘”逐步得到了专家和上级文化部门认可。另外,“田氏田横田镇”论文结集出版。《淄博文化通史-高青卷》顺利出版。 ????? 县文化部门还不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力度。开展了非遗进校园、非遗专项培训等活动,创新实现了校园兴趣培训+面对面收徒传艺+社会共同参与的模式。大力开展戏曲培训、剧团展演等活动,不断提升民间剧团的水平,并与市艺研所合作全面启动新戏创作。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龙舟节暨全县非遗项目展演”,并完成了全县第三次县级非遗项目目录的申报、评审和公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 | ||
| ||
|